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中国中药杂志》 > 2013年第10期
编号:13164235
中药归经研究的现状及“穴药”法的提出(1)
http://www.100md.com 2013年5月15日 《中国中药杂志》 2013年第10期
中药归经研究的现状及“穴药”法的提出,经络脏腑,证候,物,象,网络药理学,拓扑网络,网络谱效动力学,中药药性,中医药现代化,穴药法,印迹
     [摘要] 目的:分析中药归经研究的现状,提出并阐明“穴药”法的中药归经研究法。

    方法:对中药有效成分群(物)的归经及与经络脏腑功能(象)的互应关系的研究现状进行剖析,找出其不足与解决问题的对策。

    结果:特定的中药成分群对特定的经络脏腑有选择性的作用,这是中药归经的物质基础,体现“物”性;经络脏腑的功能状态以一定的证候表现出来,体现“象”性,一定功能的经络脏腑对特征中药成分群有反作用,可用于探知和表征经络脏腑,体现“候”性,三者实为“物,象,候”印迹关系。经络脏腑功能状态也可通过针刺特异腧穴改变,而这种改变可以通过中药定量药理学参数表征,据此可建立中药归经研究的“穴药”新方法,也可以探讨中药成分与病证网络靶点的关系,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。

    结论:中药与经络脏腑及其功能三者互为“物,象,候”印迹关系,可通过针刺特异性腧穴改变,“穴药”法既是中药归经研究最简捷的方法,也是探知经络脏象重要方法。

    [关键词]中药归经;经络脏腑;证候;物,象,候;网络药理学;拓扑网络;网络谱效动力学;中药药性;中医药现代化;穴药法;印迹

    众所周知,《中医药基础理论发展纲要》、中医药的“十二五”科技计划、“973”计划中都将中医藏象证候、中药复方治病机理、经络研究作为实现中医药现代化的三大基础关键枢纽问题 ......
1 2 3 4 5 6下一页

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,全文长 4925 字符